《生活报》资料片
经过全民征求意见、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箭在弦上”。长期以来,各界对药价高、看病难、个人负担重、公立医院现行机制弊端多等“痼疾”反映强烈,新医改方案在推行中能否准确命中这四大要害?
痼疾一:药价高
药方:切断“以药养医”链条
“虽然国家多次下调药价,但很多药品从药厂出来进到医院销售,中间环节加价仍在十倍以上。”北京某知名三甲医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医生对记者说。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吕燕玲说,公益性是这次医改的“指针”,必须取消“以药养医”和药品加价。“药价是怎么定的,没人知道,特别是对基层老百姓来说,完全一团迷雾。”来自重庆农村的全国人大代表吴再举说,乡亲们挣的那点辛苦钱,好些被虚高的药价掏走。
痼疾二:看病难
药方:小病不再都挤大医院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教授是著名心血管专家,他在德国行医时一上午看7个病人,但在上海一天要接待100多位病人。他说:“我国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转诊分流体系,改变专家教授95%的精力看常见病多发病的状况。同时要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使他们有能力承担起‘守门人’的角色。”要解决“看病难”,就应当合理分流病人。
痼疾三:个人负担重
药方:国家支持补医保缝隙
我国13亿人口目前有10亿余人享受到了基本医疗保障,但更要看到那两亿多没有被医保网覆盖的人群,更要看到目前的医保水平比较低。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劳动保障厅副厅长刘家强说,现在医保没有覆盖的都是一些处于原有制度“夹缝”中的群体,比如困难、破产企业职工,城镇无业人员等。要补上这些“缝隙”,国家财政要给予更大支持。
痼疾四:公立医院改革难
药方:调动医生积极性
医改很难,但目前最大的难点在公立医院改革。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肿瘤医院院长周琦指出,要防止公立医院改革重走过去大包大揽、吃大锅饭、医生没有积极性的回头路。
国家将在今后三年,选择若干城市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探索建立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公立医院改革的总体思路和主要措施,为全面改革公立医院奠定基础。(新华社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