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亚洲开发银行在哈尔滨举行湿地·湖泊保护研讨会。会上,野生生物专家Tom Dahmer指出,黑龙江省在中国率先在湿地保护上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距离规划的目标还有差距,急需各方面加强工作,努力保护好曾经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内陆湿地。然而,在湿地保护与粮食生产的矛盾下,三江平原湿地保护的性质已经超过了其本身所能承载的。
沼泽湿地50年
锐减四分之三
湿地被比喻为地球之肾。国家林业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苏明告诉记者,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如果肾坏了,那就不言而喻了,结果会很严重。”
三江平原素以北大荒著称,在上世纪50年代大规模开垦前,草甸、沼泽茫茫无际,亦有成片森林,野生动物繁多。几十年的开垦后,北大荒已经变成了北大仓,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然而,在这巨大的变化背后是湿地的大面积消失。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马中教授的调查,上世纪50年代三江平原沼泽湿地达370万公顷,到80年代锐减至124万公顷,到了2000年锐减至94万公顷,到了2005年,三江平原沼泽湿地仅为92万公顷。而根据统计,建国以来三江平原地区平均每年减少湿地8万公顷。
湿地保护与
粮食生产之争
原先是北大荒,如今是北大仓,就是这一字之差,道出了目前三江平原湿地保护的核心因素:湿地保护与粮食生产之间的关系。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发展学院院长李小云教授认为,正是因为建国初期人口的激增使得中国的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大幅减少,在国家“以粮为纲”的方针主导下,湿地资源被大量开垦为农田,尤其是三江平原,如今已经是全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如何解决整个问题是最为关键的。他说:“生态问题的核心不是保护湿地等技术因素,而是怎样平衡粮食生产与湿地保护的关系。这个问题提出来,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容易回答。”
李小云教授指出,国家近期对农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尤其是粮价上涨,再次激起了农民的粮食种植热情,尤其是在湿地保护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存在着农民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家庭收入而开荒拓地,进而破坏湿地资源的风险。同时,怎样平衡农业、工业、环保和湿地保护等各部门的利益关系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保护之后急需
发展替代生计
黑龙江对湿地的保护是走在全国最前列的,尤其是对三江平原湿地的保护。去年,由黑龙江省政府、亚洲开发银行和全球环境基金共同资助的三江平原湿地保护项目正式启动,投入资金5555万美元。
三江平原湿地保护项目涉及鹤岗、箩北、桦南、抚远、集贤、宝清、饶河、七台河、勃利、林口、鸡东、密山、虎林等市县和七星河、珍宝岛、兴凯湖、安邦河、挠力河、大佳河6个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怎样为保护区内的居民找到可替代生计是很关键的。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汪力斌教授对饶河县东鲜村、永丰村和四排村进行了替代生计方法的调研,结果表明,在三江平原这类耕地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种植业有着天然的比较优势、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其他的生计替代活动与种植业相比一般不足以具备资源上的比较优势和经济上的可行性,因此不易被农户所接受。为此,汪力斌教授建议对退耕还湿应该进行政策性补偿,并在技术培训方面给予支持。本报记者谭立顺 |